昨早7时30分许,沈阳地铁黎明广场站,地铁晚点,很多乘客站在等待区里。 记者 赵永平 摄
昨日,运营不久的沈阳地铁在雪天里晚点了,很多乘客上班迟到。对于晚点的原因,官方给出的解释是“不清楚”,对给乘客带来的不便未以任何形式表示歉意。
地铁晚点上班迟到
昨早7时许,读者张先生第一个致电本报。他说,自己在地铁黎明广场站乘坐地铁,等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一直没来车,站里工作人员说,因为下雪地铁晚点了,现在站里等了很多人。
7时30分许,记者来到黎明广场站。很多乘客已经检过票了,站在等待区里等车。还有一部分乘客没有买票,站在检票口外观望。大部分人在埋怨“再不来车要迟到了。 ”有些乘客找到站务员,问什么时候能来车。站务员说:“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 ”
记者上前问站务员地铁晚点的原因,站务员含含糊糊地说:“下雪结冰,机械故障,具体什么时间能来车,这个不敢保证。”
7时40分许,一男一女两名已经通过检票口的乘客要求出站,理由是等时间长了,饿了,要去买东西吃。一名男性工作人员打开门,让他俩出来,这引起了旁边一名女性工作人员埋怨:“领导说检票后就不能出去了……”
7时45分许,越来越多的乘客等不及,说“已经迟到了”。这时候站务员通知乘客,不愿意继续等的可以退票。一名乘客说:“我坐了两站地来坐地铁,现在还得坐两站地回去乘公交。 ”
7时50分许,传来好消息。一辆从张士开来的列车就要到达黎明广场站,人群里有人欢呼有人叹息。8时许,列车到达,等候多时的乘客一拥而上。
网友要运营方道歉
随后,记者查询本报线索平台和各大论坛以及网友微博。
读者李先生打电话来说:
早晨7时许,十三号街站对外停运,原因是等待区都是人,不能再进去了。读者陈先生来电说:早晨地铁上不去下不来,还有半个小时多没车,想知道什么原因。网友“yoyo奶茶”说:遭遇地铁晚点,那叫一个挤啊,今早的沈阳地铁让沈阳人也体会了一次北京人的早晨。
记者在各个论坛看到,很多网友发帖,抱怨等地铁导致上班迟到,要求运营方道歉。有网友说:“现在火车晚点了,还道歉呢,地铁不就是城市里的火车吗,耽误事,不该道歉么!”
网友“腹黑姬漾”说:才开始下雪,地铁公司没经验吧,措手不及吧。网友“吉庆机床”说:这样的雪就让地铁晚点这么长时间!以后再下大雪,地铁会是什么样呢?
晚点原因只能靠猜
网友们关心,下雪和地铁晚点的关系,为什么下雪会让在地下跑的列车晚点呢?网友们做出了很多推测。
有的说,是因为地铁车库在地上,地上的铁轨结冰了,所以地铁跑不了了。有的说,天气太冷,机车机械故障,所以跑不了。记者在沈阳地铁吧内,找到这样一条非官方的解释:凌晨大雾,导致车场接触网结霜,列车出库受电弓打出火花,导致供电分区跳闸。工程车连挂牵出前2辆车,出库耽误了点时间。
有轨道专家分析认为,地铁车厢晚上停放在地面,运行时从车库开往地下轨道,地铁运行电力来自轨道下方的接触网,可能是地面与地下轨道衔接处因为下雪积水,每当一趟车从库里开出来,每辆车都需要逐一处理轨道缝隙上的积水,以免出现接触网上带水,出现短路等现象。
运营方说仨不清楚
乘客徐先生告诉记者,问晚点原因,站务员说不清楚;问什么时候能来车,不清楚;问明天能不能正常运行,还是不清楚。徐先生说:“你们啥都不清楚,那我们乘客怎么办? ”
甚至连媒体也无法在地铁运营方那里得到准确的答复。昨日下午2时许,记者联系了沈阳地铁运营公司负责宣传的侯主任。记者问早晨地铁晚点的原因和晚点了多长时间,这两个问题侯主任都说“不清楚”。
记者提出,建造时沈阳地铁应该为这种下雪天气做好准备,侯主任说,那肯定是这样。记者又问,那怎么下雪了就出现地铁晚点?侯主任表示:“不清楚。 ”
截至截稿时,沈阳地铁官方没有以任何形式公布这次晚点的原因,也没有以任何形式表达对乘客的歉意。 记者 赵永平
地铁晚点不该一问三不知
昨天,沈阳又下了一场雪。运营一个多月的地铁首次晚点,造成大批乘客长时间滞留。沈阳地铁运营公司负责宣传的侯姓主任接受采访时,对地铁晚点原因和晚点时长,均回答“不清楚”。他表示地铁方面对极端天气有准备后,又再次表示“不清楚”有关事宜。
昨晚截稿时,沈阳地铁部门没有公布事发原因,也没有以其他形式对乘客作出解释和说明。当晚,一些市民在网上询问沈阳地铁今日是否可以正点。
地铁在沈阳是新兴事物,需要磨合,出现故障完全应该得到理解。不太正常的是,这家企业的宣传人员的态度,以及这家企业事发后的公关意识。地铁运营一个多月来,一方面,其司乘人员热情周到,软硬件设施方便舒心,得到全民一致称赞。另一方面,它继续延续了听证会新闻发布“闪完就走人”、很少回答媒体提问的风格。用老百姓的话讲,“怎么就处不明白呢?”
在事发8个多小时后,主管宣传的侯姓主任依然“一问三不知”,而且他也没有多少意愿去主动找寻答案。事实上,他并没有掩盖他的冷淡,他在一定程度上是希望记者感受这种冷淡。这种态度,与他所服务的企业昨天的沉默——不解释、不道歉,是一脉相承的。他们显然认为,没有解释更没有道歉的必要。正是因为这种思维,地铁服务热线昨天如此回答乘客:乘坐之前打一下电话,就可以知道地铁是否正点。
有人说,这种迟钝和冷淡的沟通方式,出自于从业人员的自大感。并说“等到沈阳天空满是直升飞机,地铁方面就会尊重乘客”。这种说法强调了人性的虚荣,听起来有趣又有一点道理。然而,地铁部门该不该自大到连一句辟谣澄清的话都不愿意说呢?
我们担心的是,联系起此前的地铁价格听证会预告之“突兀”、听证会新闻发布之“简易”,这种“一问三不知”、从“不跟你多废话”是一种自我定位的错误。它自我优越感很强,充满傲慢乃至偏见,而忽略了作为公共交通部门应该承载的内涵。比如此次,公众对于地铁不能正常运行,有知情权,地铁部门也有告知的义务。一声声“不清楚”,无疑降低了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我们希望地铁部门能够摆正位置,放低身段,及时回应公众的疑问。对那些因此上班迟到的人,不会吝啬说一句道歉吧。
相关新闻
这俩地铁口没顶棚 走上步行梯直打滑
由于未装顶棚,降雪后步行梯地面湿滑,昨日沈阳市地铁一号线中街站和怀远门站步行梯不得不暂停使用。
昨日傍晚,沈阳市地铁一号线中街站C出口仅有上行电梯在运行。靠东侧的下行电梯和步行梯均已封闭。暂停使用的通道口处摆上了 “小心地滑”、“暂停使用”字样的黄色提示牌。由于C口没有顶棚,步行梯已经落满积雪。
沈阳市地铁一号线怀远门站B口步行梯几位市民抓着扶手缓慢行走。人们边走边议论:“咋没顶棚?这也太滑了。”另外两名工作人员不停提醒乘客:“从A口或者C口走吧,这太滑没法上。 ”
记者试图走上步行梯,但双手扶着扶手,脚下还是打滑,根本站不住。回到地铁站内工作人员已经在出口拉起隔离带。
为啥大部分站点有顶棚,中街站和怀远门站却没有呢?沈阳地铁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副总经理孙波介绍,由于地处商业区,设顶棚对商家有影响,以前施工时围挡玻璃被砸坏过。增设顶棚的方案已完善,目前正在协调实施。
记者随机采访了中街站地铁出口附近门市。门市工作人员对市民的提议表示理解,同时提出自己的忧虑。一家门市工作人员金女士说:“对乘客来说,有顶棚确实更方便。但设顶棚对我们的生意影响可大了,我们半个橱窗都可能被挡上。以前他们设施工围挡的时候我们生意少了很多。我们希望施工也能考虑考虑我们的情况。”
孙波表示:“商家的情况我们也会考虑并积极协调。” 记者 吴昌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