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中街站到中街站再到怀远门站,沈阳地铁穿越了这座城市最古老的核心区域,一东一西的距离给这块古老的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虽然这三站之间的距离很短,用古人的测量方式不过是从大西门到大东门的距离,不过地面以上的文化却是迥然不同。
东中街站:新兴商业的寄托
东中街站,是一个过渡的区域,由这里往东是大东区寄托梦想的中街延长线,未来一片现代的商业或许会在这里崛起,作为延长线的起点,她是新鲜的、有活力的;由这里往西,是沈阳最古老最核心的商业区中街,位于老城东门外的这一片所在,有历史悠久的大东菜行,有形成于清代的大小什字街,整个地方古老而厚道地存在。
于是,东中街站的周边区域,注定是一种混搭的风格,既时尚又古老,既青春又厚重。
车站以东的大什字街和小什字街,是形成于清朝初年的两条南北走向的街路,来历也颇有些声势。据记载,清朝初年在古城东建了四条呈井字形的路,东西走向的两条与大小东门相通,故称大东路和小东路,而南北走向的两条即根据路的宽窄而命名为大小什字街。不过,历代的改造慢慢改变了街路的情况,直到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反而是小什字街成了大路。在清迁都北京后,这两条街还被复制到了北京故宫周边。
在大小什字街的周边,集中了大东区的历史和文化精华,与大东副食周围的平民生活一起,构成了这里的色调,老沈阳人喜欢这里,因为这里即有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色彩,又有浓浓的生活味道,给人踏实的感觉。
不过,年轻人也不乏喜欢东中街车站的,因为新兴的商业区充满年轻人的活力,而且,从地铁东中街站出口一步出地面,就能看到爱情广场,广场上那个大大的“love”塑像把那份奔放与热情推到了顶峰。混搭的东中街站,努力地将这两种感情融为一体。
中街站:有着两千多年历史沉积的城市核心
离了东中街,地铁驶离了大东区的范围,进入沈河区的核心位置中街。
中街站和东中街站,只怕是沈阳地铁一号线里相邻最近的两个站,也是最有渊源的部分。
从出站口步行,两站之间也不过十来分钟的时间,但两站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景,那一边是一个新兴的商业区域,高楼林立霓虹摇曳,而这一边则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沉积的城市核心,身处这两种文化之中,让人不禁想到“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形容。
从地铁口出来,刚好是长安寺的附近,不过一街之隔,扰攘的商业街和安静的长安寺动静相宜。
长安寺坐北朝南,三进四合院,是沈阳现存最早的佛教寺院建筑群,也是沈阳著名的古刹,位于沈河区朝阳街长安寺巷内。沈阳有老话“先有长安寺,后有沈阳城”,这是老沈阳人对长安寺存在已久的一种说法,类似的还有“先有中心庙,后有沈阳城”,“先有广生堂,后有沈阳城”,究竟哪个先有哪个后有,还有长安寺始建何年,也都是难以考证的问题。
一座在商业街的寺庙,总是难免与经济扯上关系。清代,中街附近的商号捐资重修长安寺,还把这里变成了金融交易场所,后来的盛京商会还曾设在长安寺内。
了解了这样的格局,再回到中街街头,你没法不去感受这条商业街的与众不同,她总是有自己独特的厚重和泰然。
怀远门站:复古的市井生活
怀远门,位于方城内沈阳路西端,俗称大西门,始建于17世纪,皇太极改沈阳为“天眷盛京”时亲自诏令命名八门,西之南者曰怀远门。1930年怀远门被拆除,后来的建设者为了纪念在原址上大体按原来的面貌重修了怀远门。
一直以来,怀远门都是方城的要道,直到今天也是如此,车辆往来频繁堵塞也是常事。虽然还是在方城里,虽然一样离中街很近,但是走出怀远门车站,附近的文化特色又有了不同的风景。
同样是在老城的周边,怀远门所在的城西与城东风格迥异,这里虽然也是市井之所,也有商业聚集,但是因为与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在同一条延长线上,怀远门站附近是最接近清代风貌的一站,周围的商业也都古色古香,以古玩旧物以及清代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为主。
同时,这里也是一个很有文化气的市井之所,周围有一条热闹的旧物市场,里边又以卖旧书、字画和一些自己珍藏的小玩意的居多。
想起当年,住在附近的一位女士回忆说,曾经这个旧书市是她每月都要来的地方,“书店里书太贵了,特别是成套的,越是新版越贵,也不见得好。我没有非看新书不可的癖好,觉得旧书反而物美价廉,于是总是过来挑书,有时候也卖点书过来。”在她的记忆中,当年曾在这里淘到一套五卷本的《毛泽东选集》,还有一套老版本带图画的《三国演义》,都给她带来了很大的满足感。
不过如今,这里还有很多卖盗版书和盗版碟的,时代的痕迹总是无孔不入地渗透到每一个角落,不过在古城之中尚有如此一隅,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三站地铁,古城东西,却是风景不同文化各异,移步换景的体验在地铁的贯穿中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