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地铁的文化符号
从本月起,沈阳终于有了自己开行的地铁,和国内外大都市已有的地铁站比较而言,沈阳地铁候车站台以特有的文化气质设计装点,走进市民的视线中。那么正在运行的沈阳地铁究竟有哪些带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昨日本报记者实地进行了一次走访。
唤醒沉睡267年的“盛京颂”
解读:历史、清文化
站点:中街站
“於铄盛京,维沈之阳。大山大川,作观万方。虎踞龙盘,紫县浩穰……”昨日地铁中街站内,刚刚上小学三年级的文雅(音)跟着妈妈一点点的念出镶嵌在候车站台的金色质地的“盛京颂”。这沉睡了267年的恢宏之作随着地铁的开通为沈阳市民所熟知。
“盛京颂”出自《奉天通志》中的《盛京赋》,由清乾隆亲自撰写。1743年,首次东巡的乾隆皇帝追慕先祖,共作下两篇赋文,一篇是为兴京(今抚顺新宾)永陵所作的《神树赋》,一篇是在沈水之滨创作的《盛京赋》。《盛京赋》由神话传说一直写到现实生活,全赋共记述了盛京出产的树木12种、名马16种、禽类20种、蔬菜及鱼鳖各24种……创作完成后,曾传往西方,得到了大文豪伏尔泰的高度评价,称赞其“柔美和慈和到处表现出来”。
昨日,沈阳市地铁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王俞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在地铁中街站镶嵌“盛京颂”的想法,最初来自于沈阳市地铁建设指挥部总指挥佟晶石与一位老书法家的交流,后与沈阳出版集团合作,并邀请当代著名书法家沈广杰用行书形式书写出来,在杭州制作完成。王主任说:“地铁反映着城市文化,而‘盛京颂’就是沈阳的一张文化名片呀!”
孩子画出沈城未来
解读:现代、未来
站点:青年大街站
有拿着气球的孩子,有灿烂的笑容,有宽敞的地铁车厢,一幅沈城少年亲手绘制的主题为《可爱的故乡》的陶瓷画,成为青年大街站最引人注目的装饰艺术品。孩子们心中未来城市的美好图景通过手中的画笔展现出来,成为解读沈城的又一文化符号。
沈阳市地铁建设指挥部高级工程师姚春艳告诉记者:“我们曾想过用许多方式来表现沈阳作为东北大都市所应有的时尚、朝气的理念。青年大街是沈阳的金廊,更是交通枢纽,而用沈城孩子的画作来表现它是再恰当不过的。”
昨日,92岁的杨奶奶和一大家人一起来到青年大街站乘坐地铁,记者看到,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在孩子们的这幅画作前凝视了很久,她说:“她的孙子也喜欢画画,今天上学了,等这个周末一定再带孙子来看看《可爱的故乡》。
无法忘却的记忆
解读:纪念、怀旧
站点:沈阳站站
铁西广场站
沈阳站是沈阳最古老的火车站,耸立过苏军烈士纪念碑。沈阳站站与中街站的“盛京颂”、青年大街站的陶瓷壁画不同的是,在装修造型的手法运用了欧式风格,烘托出反法西斯胜利的辉煌历史。
铁西广场站立柱上的硕大螺丝的造型则向人们讲述着老铁西辉煌的工业史。姚春艳告诉记者:“像沈阳站、铁西这样具有明显年代特征的站点,我们无法用具体的艺术形象来诠释,从我们征集的许多设计来看,力求一定体现出沈阳站、老铁西的文化品位,彰显与众不同的文化气质。对于这两个站,我们的理念就是纪念,纪念曾经的历史、曾经的辉煌。我想这是每个老沈阳人走进这两个地铁站时都可以感受到的、不言而喻的。”
昨日,在实地走访中,记者看到,不少乘车的市民在等车时间,对这些带有沈阳地铁文化符号的作品细细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