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沈阳地铁1号线试行票价最终确定,本报对10名消费者代表进行了回访,消费者代表的心声以及对听证会的态度,与8月20日在地铁票价听证会上的发言相比,已表现得截然不同……
现在这个票价已经不需要做任何评论,现在我没什么可说的了(直接挂断电话)。
从政府角度来看,考虑的是全局,制定这个标准我个人能够理解。从消费者和我这个消费者代表的角度来看,我对这个方案感到遗憾。从长远来看,消费者对于听证会的作用会产生怀疑。
我做的发言是用心血做的,调查了很多人,反映的是中低收入群体的实际声音。
地铁是为了服务大众,消费者的声音应该得到充分重视。当然,我能够理解这个方案,但不代表我接受这种不理睬消费者声音的行为。
对这个方案我个人感到非常失望,我觉得听证会浪费了我的时间和心血。听证会开得没有意义,我认真进行了调研,但最后我的建议却没有得到任何体现。我认为我提的方案是理性的。
我当初在调研时还给老百姓解释为什么沈阳不能实行2元一票到底,所以我认为我提的方案是理性的。
我对此相当遗憾与失望,而且也的确没想到,我们10个消费者代表如此一致的声音在最后竟然不能改动听证方案的一个字。
听证会只是一个程序了。我当初的建议是理性的。没有被采纳我能理解,我只是想说,无论定多少,都希望定的标准能够让市民信服,定的标准是合理而科学的。
多坐车多缴费,政府根据多方面核算得出这个票价方案我理解也接受,只是从消费者而言,这个群体的利益也应被理解和接受。
现在再谈这个票价已经没有必要了,我个人认为,听证会的意义的确不大了。
当时我经过调研和认真统计,反映的是真实民意,地铁的主要人群还是中低收入人群,他们的声音通过我们被带到了听证会上,但最终没被接受,我想这部分人群会失望。
在听证会之前我们消费者代表并没有互相联系过,也都互相不认识,但想法都一致,说明的确是民意。让事实来检验这个票价方案吧,看4元钱是不是有生命力。
票价制定要考虑
地区实际消费能力
昨日,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何雁明对沈阳地铁票价的制定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何雁明表示在公共交通的票价制定上不仅需要成本定价的原则,还要看这一地区的实际消费能力。财政对于公共服务的补贴与否,也要取决于一个地区的实际财政能力,补多补少或者不补都要根据实际出发。他同时表示,听证会上的民意不能仅仅是“出声筒”,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对票价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