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阳,几乎所有公交司机的工资条上都会有“客量奖金”一项。
“客量奖金”,顾名思义,是公交企业对驾驶员的载客人数进行一定的工作量考核,原本应该是对公交车驾驶员增加票款收入的一种鼓励措施,不过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似乎却变了味!
近日,笔者在乘坐166路公交车时,从丰乐二街上车,发现该名驾驶员一直以20迈左右的速度行驶,并且一直3档起步,不踩油门,拖档行驶,看见前面交通岗是绿灯,便离老远就开始踩刹车,故意等待一组信号周期,进站更是磨磨唧唧,看实在是没有乘客有上车意向了,才慢慢的起步。
这辆车在马路上缓慢行进,好似一台大型的移动路障,不仅仅浪费了广大乘客的宝贵时间,也对本不宽敞的道路交通造成了严重影响。更过分的是,该名驾驶员在公交车行驶过程中不断使用手机软件“车来了”查询自己的前后车辆。
如果使用“车来了”是为了让车隔更均匀,那我们应该提出表扬。而事实上,这名司机利用软件定位前后方车辆,故意压速,抻大与前车的距离,以达到增加客量、提高奖金的目的,其行为已影响到整条线路的运营秩序。
过了一会儿,车辆好不容易来到了三好街车站。这名驾驶员发现后车要追了上来,便立刻提高了车速,多次野蛮并道,开上非机动车道,带来安全隐患。
由于距离前车较远,到了滑翔路车站,车厢已经人满为患,该名驾驶员态度很差的催促乘客上车,完全没有文明服务的意识!
这还是166路公交车吗?笔者不是穿越了吧?瞬间回到了“天上战斗机,地下4321”的小公汽的年代?
换一个角度去想,该名驾驶员为什么要如此卖力的拉乘客来提高票款收入呢?究其原因,一定是公交公司的“客量考核”在作怪。据笔者了解,安运公司的客量考核并不算严格,而且是笔者认为最人性化的制度,每月完成客量任务及出勤,每公里增加0.07元客量奖金,约占公交驾驶员收入的7%-8%,而沈阳的其他一些公司呢,随着沈阳更换了大批量新能源公交车,取消了节油气奖金,各大公交企业几乎都没有增加驾驶员的公里收入,而是成倍增加了客量收入提成。从前开车要省油,为了多拿节油奖可以不用过多拉乘客,现在开车要多拉乘客,客量考核甚至可以占到公交驾驶员收入50%-70%,为了多拉乘客增加收入,许多公交车驾驶员无奈把大公交开成了“小公汽”。
笔者对“客量奖金”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研究。例如沈鑫公司的某条线路,在更换空调车以前,没有取消节油奖,票款提成为4%;更换空调车以后,取消了节油奖,公里收入没有增加,而票款提成上升为12%。
笔者随机采访了该线路驾驶员,他们表示,更换新车以后,虽然没有了节油奖,但油标低了不省油会挨罚,因此要先压后追,多拉快跑,尽量不要拉到老年夕阳红卡乘客与免费爱心卡乘客,才能赚到更多的票款提成,也就是“客量奖金”。
由于部分司机沾染了先压后追的恶习,导致线路车隔不均,要么长时间没车,要么一下来4、5辆车,乘客出行整体舒适感下降,导致许多乘客放弃了乘坐该条线路,总体客流量不增反降,驾驶员的收入也只能持续下降,陷入恶性循环。
笔者认为,这种客量考核模式,绝对是变了味的。十几年前,沈阳投入巨资收购了大量私人承包的公交线路,就是为了公车公营,规范驾驶,而现在这样的不合理制度却开了倒车,把大公交硬生生开成了“小公汽”,不仅仅会侵害广大乘客的权益,也会降低公交车的吸引力,让乘坐公交的人越来越少,更会大大的增加安全隐患,增加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是不利于公交行业的整体发展的!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全国许多城市早已取消了“客量奖金”,而是通过制定严格的规则制度来规范驾驶员的运营。只要不违章,不超速,按规定进出站,公交车的票款收入不与驾驶员进行挂钩,但是发现恶意不拉乘客跑空车的行为要予以严厉的惩处!
沈阳应该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国内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尽快制定出合理的客量奖惩制度,让公交车能够正常运营,让公交车的公益性发挥到极致,让更多的沈城市民爱上公交出行!绿色出行,优选公交,笔者觉得,让百姓做到这一点,公交车上一句口号是不够的,更需要的事有关部门及公交企业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