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交动态| 公交线路| 公交IC卡| 公交地图| 有轨电车| 公交历史| 公交论坛
媒体声音 | 每周热点| 企业文化| 沈阳地铁 | 行业资讯| 出行参考| 公交相关 | 公交助手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声音 >

我在小西边门,你坐什么车来

时间:2013-12-03 15:10来源:沈阳晚报 作者:沈阳公交网 点击:
在热闹的街道上,公交车始终缓缓向前,这个节奏,老沈阳人再熟悉不过了。 一个城市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公共交通,公共交通之首,当推公交车。 任何一个城市的记忆,一定有个部分属于公交车。多年之后,你是否还能忆起这样的场景:上班时间,铁西的11路公交车

 

 

 
在热闹的街道上,公交车始终缓缓向前,这个节奏,老沈阳人再熟悉不过了。
 
 

  一个城市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公共交通,公共交通之首,当推公交车。

  任何一个城市的记忆,一定有个部分属于公交车。多年之后,你是否还能忆起这样的场景:上班时间,铁西的11路公交车拥挤不堪,司机大声呼唤着车上乘客“让点地方”,最后由于人太多,车上一位工人的饭盒被挤开,饭菜味溢满整个车厢,“有肉!”大伙羡慕地感慨。

  如今,城市越来越大,公交车越来越多,车上有了暖风,车座不再“拔屁股”,据说未来还会全部覆盖无线网络,但似乎,我们再也找不到过去的那种感觉。车窗外的风景变了,车窗内的心境也变了,路过的人早已忘记,经过的事已随风而去,公交车上,我们还能想起什么?

  沈阳存百年公交线

  作为全国最早发展公共交通的城市之一,沈阳人的公交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8年。

  这一年,经过周密的规划施工,中日合办的马车铁道正式建立,营业线路全程5.23公里,分为四区,由奉天新站(今沈阳站)至小西边门,沿途经过奉天旧站(今老道口桥南侧)、十间房、北市场等地。开通当天,《盛京时报》以四分之一的版面刊载了通车广告:“沈阳马车铁道公司——自火车站起到小西边门开通!车票一张洋半角!”

  这是沈阳第一条公交线路,如今,这条线路仍在运行,但奔跑的已经不是高头大马,它的公交线路名称叫“248”。对生活在小白楼地区的市民来说,想去中街逛街,248路公交车是最现实的考虑,“车隔短、收车晚”,即使逛到晚上9点多,回来还有车。

  一百年时间,车会变,但公交车的运行线路不会有太大变化,沈阳早期的公共交通路线,如今在公交线路网上均有迹可循。比如,1931-1937年8月,“满洲自动车运输株式会社”共有线路15条,其中,长达8公里的“奉天南站至小东门”线路,如今除了有237路公交车在运行,还通行了地铁。“线路的规划根据道路规划指定,而道路的规划又与城市网点有关,最早的公共交通,一定是用来连接商业发达地区,只要这些商业发达地区没有变化,主要的公共交通的线路也不会改变。”一位公共交通史爱好者说。

  没有直达铁西的车

  按照这样的逻辑观察,不难发现,沈阳三十年代之前的公交线路,起始站大致离不开这样几个地方:火车站、方城、商埠地、北市场、南市场、大东工业区、北陵工业区。

  日本侵略东三省后,随着铁西工业区的崛起,公共交通线路第一次越过铁路,向西延伸。1942年12月10日,建成由大西门经大西边门至奉天站的有轨电车线路,开辟了由大西门至南五马路的线路。随后,又建成由南五马路至铁西广场的有轨电车线路。将由大西门经大西边门、奉天站至南五马路的线路延长至铁西广场。

  考虑到成本和管理,当时这条重要的公共交通线路并没有采用直达运行,而是有分段,从市里开出的车途经沈阳站时,需要换车,然后再去铁西。这种运行办法在新中国成立后,仍被沿袭下来。军旅作家胡世宗小时候住铁西北三马路和马壮街,他记得,当时乘坐肇工街到太清宫这条线路,过沈阳站时需要下车换乘。

  发展滞后的公交汽车

  解放战争爆发后,沈阳的公共交通系统陷入瘫痪。《沈阳公共交通史》记载,“1948年8月,由于电力供应紧张,物价暴涨,电车厂入不敷出,无力修理停运的车辆,造成出车数不足。于8月16日,四线和五线停运。9月14日,胜利变电所机械故障,电力供应不足,三线和六线亦随之停运。”

  解放初期,有轨电车依然是公共交通的主力。由于恢复缓慢,人民政府决定用汽车补充电车的不足,1949年9月,23辆经过修复的旧汽车投入运营,以补电车不足,今天沈阳的公交汽车事业,就是从这23辆旧汽车开始的。

  事实上,由于油气严重短缺,沈阳解放后,公交汽车发展长期处于低位。直到1965年,沈阳一共才有35条公交汽车线路。在军旅作家胡世宗上百万字的日记里,那个年代,居然没有找到有关公共汽车的影子,而全是有点窘迫的电车记忆。

  “1961年11月4日。晚饭后,住校生往往回家。车站上人太挤,电车又误了一长串,于是决定徒步行走。一路与同学闲谈着,从保工街走到南站,再从南站走到民族电影院。”

  “1962年2月21日。因电车不通,只好从学校步行由保工街往南一马路赶与诗友聚会。走到云峰街有了公交车,这才坐到南一马路。”

  挤瘪的铝饭盒

  改革开放后,沈阳的公交汽车迎来大发展。数据显示,从1981年之后,沈阳的公交线路数量每年都呈现几何级递增。217路公交车队队长潘群回忆,他在1983年从技校毕业,进入到公交公司工作。“当时用工缺口特别大,我们一个班刚毕业,就全都招进公交公司了,先做10个月售票员,公交司机的工作也很让人羡慕,起薪比工厂高,平时补助也多。”潘队长回忆。

  作为三台子地区当时唯一一条公交线路,217路公交车肩负着几十万市民的日常出行。挤车是肯定的,潘群队长回忆,因为挤公交,经常有人在车上发生口角,“你能想象到吗?工人带的铝饭盒都能给挤瘪。”

  最多时,217路公交车有55台车。现在是一趟公交线路设置一个车队,那时候是两个公交线路设置一个车队,217路公交与227路公交属于一个车队。虽然运力紧张,但潘队长却认为那时开车要比现在轻松,“那时候很少堵车啊,市民夜生活也不丰富,不像现在,每天晚上11点才收车,赶上高峰点,道上堵个半小时是常事。”但这些进步带来的苦恼并没有让潘队长失去乐观,好的现象是,三台子地区已经不是217路公交一家独往,这几年新增设的几路新公交,大大缓解了线路的运营压力。与此同时,汽车有了热风。“过去冬天开车,那种痛苦就别提了,开完一圈,赶紧跑屋里烤炉子,现在好了,站点还设了食堂,司机早上还有热乎的免费早餐吃。”潘队长感慨。

   
顶一下
(6)
75%
踩一下
(2)
25%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介绍 | 服务条款 | 网站共建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03-2024 沈阳公交网 All Right Reserved.
沈阳公交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13009597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