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留意就会发现在公交车或地铁里,有的年轻人在旁若无人地坐着,而旁边就站着老人或者抱着小孩的女士,年轻人或低头玩手机、或转头无视需要座位的这些老弱人群。记者最近用一周的时间,对沈阳公交与地铁里的让座现状作了调查。 让座与不让座对比鲜明 5月23日上午9时左右,记者乘坐地铁2号线由青年大街上车向全运路方向,由青年大街上车的乘客基本上已经没有座位。在记者所乘坐的车厢内,同时上来两位老年女士,分别面朝两边座位上的人站着。一边座位上是一位中年妇女与一位似她女儿模样的姑娘,另一边座位上是两位20多岁的年轻姑娘。那位似女儿模样的姑娘迅速站起来,给面朝她的老年女士让了座,老人连忙说:“谢谢”,随后跟母女俩聊起到哪站下车的话题。而另一边两位20多岁的年轻姑娘,一位转头望向别处,无视站在她面前的老人;另一位戴着耳机,低头在玩自己的手机。在记者观察的三站区间内,这两位姑娘一直未给老人让座,直到其中一位在市图书馆站下车,老人才有了座位。 记者又分别乘坐公交271路、245路、800路、259路、132路,在乘坐这些公交车时,记者观察到,车内让座与不让座同时并存着。以记者乘坐的271路为例,5月24日17时左右,在惠工广场站,记者跟随着前面一位老人与一位带着三四岁男孩儿的女士上了车,老人上车后在车前面,就有一位女士让了座给他。而带着男孩的女士一直走到后车门处,直到这对母子在长客总站下车,都没有人让座。 在记者调查体验中,多数市民能让座给有需要座位的人,有的会在一两站地后再站起来让座,但也有个别的一两个人,会无视身边需求的人。例如,5月23日下午3时30分,记者乘坐公交800路,在陆军总院站时,车上人已经很多了,没有空座。一位花白头发的老者上车后站在车中间靠前的位置,面朝的两个座位,是一般公交车设的“老弱病残”专席,两个座位上分别坐着一位戴黑框眼镜的年轻姑娘与一位中年女士。从陆军总院一直至房地产大厦东的7站,两人都没有让座给老人。 有些市民对让座感到无奈 对于让座不让座的问题,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让座不让座,大多数市民表示,让座给老弱病残孕等有需要的人是应该的。一些人则表示,愿意让座就让,不愿意让就不让,是属于个人自由选择。而有些人则对让座有自己的无奈。 在机关工作的市民刘先生说,他每天从铁西云峰街坐123路至北京街附近,有时候让座给老人,老人连“谢谢”都没有,面无表情地坐在座位上。有时他还遇到一两个中老年人,上车盯着有座的年轻人,如果年轻人一时没让座,就嘀咕着“现在的人没素质”之类指桑骂槐的话,让人很难同情这样的老人,让座也变成心不甘情不愿地让座了。 还有市民表示,工作时站柜台一天,上了地铁或公交已经很累了,遇到老人时已经很不愿意让座了。市民李小姐则告诉记者,自己有次生病了还给老人让座,但老人则没有丝毫谢意,她心里就很不舒服。 老年人希望多些公德心 在公交或地铁里,让座现象能从一个侧面衡量出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在记者的调查中,被采访的老人则多数表示,如今在沈阳,上车遇到让座的情况还是挺多的。但也有一些年轻人不让座。 家住惠工广场附近的王老先生对记者说,他常坐271路车,一般会遇到让座的人,但有时候车里人挤得都没缝了,座位上的人有时可能看不到刚上来的老人吧,所以也让不了座。当然,也遇到过不让座的人,他希望年轻人应该多些公德心,因为每个人都有老去或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 对于与上班族挤车一事,70多岁的杨大娘告诉记者,老年人睡眠少,早晨又起得早,锻炼身体后就顺便买菜回家,其实也不愿意跟年轻人挤,也希望年轻人理解些。杨大娘说,自己通常对让给她座儿的人说自己下站就下车,不愿意麻烦年轻人。杨大娘也希望老年人要多理解一下年轻人。 激励机制鼓励市民让座 几乎每天,包括沈阳在内的城市里,都发生着让座与不让座的事件。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给老人让座,也是市民多年来的一个优良传统,这是大家的共识。 如何能提升市民文明出行的自觉程度?宣传教育让座公德是一方面,记者了解到,像国内一些城市如北京、长沙等,都设立了自己的“让座日”,沈阳市自2006年发起的每月17日的“让座日”,并用一定的“爱心卡”给一些让过座的市民再免费乘车一次的机会,这些宣传与激励都曾产生过一定积极影响。沈阳市公交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激励机制会提高市民乘车让座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