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遭遇“用工荒”,人大代表来“开方”
公交车在沈阳市民出行方式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王雁摄
“停车不进站、车隔过长、服务态度不好……”老百姓这样埋怨。“工作环境差、人手不足、待遇不高……”公交司机呼吁理解。这样两种声音,让公交车成为市人大代表关注的热点。多名市人大代表经过前期调研,在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交建议,为市民反映的公交车各种问题看病开方。
代表关注1:一些公交运行车隔过长
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交车运行情况因一些“不守规矩”问题而一直被市民关注。其中,“车隔过长”问题在这个冬天对市民的“伤害”最大。在民心网上,市民对部分公交车车隔过长、服务态度差问题进行投诉,经相关部门调查,也认定市民所反映的问题属实。
市人大代表杨俊臣反映,148路公交车车隔时间不稳定。记者亲自去体验了一下,在骨科医院站等了l0多分钟后终于等来了一辆车。一位同乘车的大娘告诉记者说:“这已经很不错了,有的时候等半个钟头才能看到车影,冬天等车老遭罪了。”
此外,公交车停车不进站,导致乘客要穿越车流才能上车;公交车司机服务态度差、公交网络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也为市民所诟病。
针对以上问题,市人大代表杨俊臣建议,要增加公交车辆,缩短车隔时间,解决出行难问题。市人大代表胡静琴则建议,要在高峰时段增加运行车辆,缓解拥挤和长时间等候现象。市人大代表李军建议,要规范公交车车站停靠制度,能让乘客在规定的上车地点依次上车,树立窗口单位的良好形象,促进市民文明乘车习惯。
代表关注2:公交行业面临“用工荒”
在对公交车“问诊”的过程中,人大代表经过调研后发现,“不守规矩”的问题与两个原因不无关系:一是公交司机素质不高、服务意识差;二是“公交司机短缺”现象日益突出。前者需要引导与培训,而后者直接影响了公交司机的工作积极性,成为影响公交服务的重要因素。
刘先生是一条公交线路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他所负责的线路状况还算是比较好的,车与司机的比例能够达到1:1.5,有的线路一辆车只有一个司机在开,甚至10台车只有6个司机。刘先生说,“一个司机跑完一圈,得让他适当休息一下,才能保证行驶安全。司机少,就只能延长发车间隔时间。”
为什么公交司机越来越“稀缺”呢?李军代表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公交司机待遇与其付出的辛苦不成正比,有待提高。公交司机很辛苦,头班车发车司机4点钟就得从家出来,最后一班车的司机回到家就是晚上10点多钟了,关节炎、腰脱、胃病是他们的职业病。可他们的待遇并不高,低的一个月1000多元,高的也不到3000元。二是公交司机资源流失现象严重。一些公交司机因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待遇不高,还承受常人难以想像的压力而选择了离开。三是公交行业缺少吸引力导致公交司机“后继无人”,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因素。
刘先生告诉自己,有些公交车司机工作一段时间后,被待遇差不多但工作压力小的旅游公司、企业挖走开大客去了,或者干脆去开出租车,“公交企业成了这些单位的培训基地,老司机不断跳槽。刚培训出来的新司机,要等一年后才能上岗,很多人这一年都等不到就转行了。”
调研后,李军代表提出了“关于改变公交行业体制和提高从业人员福利待遇的建议”。市人大代表张智也提出了“关于提高公交车司机待遇的建议”,她认为,公交行业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目前公交行业的体制需要改革、从业人员待遇需要提高。鉴于这个行业的特殊性、社会性、公益性,如果能改变现有体制,以政府回购或财政预算补贴的方式,建立以国有客运为主体,独资、合资、外资为补充的体制,提高公交司机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必将吸引更多的司机和待业者回归公交企业。
代表关注3:全运会是改变公交现状良机
“公交车是大众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是宣传沈城的‘流动名片’。2013年全运会将在沈阳市召开,届时沈阳市将迎来全国各地的参赛人员、代表团及大量的观众、媒体记者,这也是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沈城形象的大好时机。”市人大代表张智认为,改变沈阳公交现状要抓住这个大好时机。这一看法,引起了代表们的共鸣。
张智代表说,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抓住全运会这个契机,加大对公交行业的扶持,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公交司机待遇,为司机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能及时更换老、旧车辆,按照城市形象标准,引进大容量、高环保的车型,保证市民出行。
市人大代表任杰在《关于进一步提升公共交通水平,造福全市人民的建议》中写道:“逐步扩大延时线路范围,根据人民群众出行规律制定全市公共交通线路运行时刻表;在上下班高峰,地铁主要换乘站点的公交线路应适当增加运行车辆;应当加速改造,在主要交通站点应当考虑建立电子地图;政府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
市人大代表张军建议有关部门,从维护百姓利益和带动地区发展的长远考虑出发,对公交线路进行合理的布局,做好公交线路与地铁线路的衔接,将公交线路的终点站设在地铁口附近,这样既可方便百姓出行,节省交通费用,也可利用好交通资源,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报记者 王靖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