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前后,大学生杨艳艳内心有了什么变化?对于社会的关注,她怎样看待?记者还原一个真实的她——
“我还是相信社会上好人多,只是他们少了我的虎劲”
她是沈阳化工大学大二的学生杨艳艳,在公交车上目睹行凶,将受伤的司机送到医院。女孩的英勇救人行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学习。
首次报道题目:《男子持刀扎伤女公交司机》
昨日,杨艳艳申请了一个微博,她的微博名称是“虎妞杨艳艳”,因为她说:“我就是操心命,同学眼中的大虎妞。”
“做一件无愧于自己心的事,我觉得就够了”
昨日本报记者和杨艳艳畅谈一下午。她说,事发时她与车内所有乘客一样,都是这件事情的见证者,但事发后回到车内的只有她一个人,艳艳说,这是她惟一觉得心中发凉的情景,很不愿回忆。
记者:在救司机时,你曾下车两次。
杨艳艳:对,我坐在倒数第二排玩手机,女司机本能地想夺男人的刀,结果被扎伤了。车门一开,所有人都往后涌,我的第一反应是下车,这是种本能反应。之所以立刻返回,是看到了她流了许多血,可我包里只有一包纸巾,第二次下车我是寻求帮助,有一名乘客大姐一直站在车下,帮忙打电话。
记者:你们是打车去的医院,为什么不等急救车?
杨艳艳:已经等不及了,司机流了很多血,我当时就觉得不能让她死了!
记者:但这种方式有一定风险。
杨艳艳:事发那一刻,我只想救活她,越快越好,至于方式不重要,我也没想那么多。即便发生了意外,也有其他人为我作证,我还怕什么呀。做一件无愧于自己心的事,我觉得就够了。我无法要求别人与我一起去帮伤者,但我能做的,我一定要做,而且不后悔。
“荣誉和关注让自尊心得到满足,但我还是普通人”
事发至今,随着媒体的不断介入,从赤峰来到沈阳求学的杨艳艳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她也从最开始的“晕镜头”变成了如今的侃侃而谈。
记者:从一名普通大学生变成关注焦点,心态上有哪些变化?
杨艳艳:在此之前,我特别想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我想小小地满足一次,让我家人开心,为我骄傲。我在乎别人对我的评价,也希望得到朋友们的真心赞美,这对我是种鼓励。但我从没觉得自己是名人,我只不过做了件所有人都有可能去做的事,只不过那种场合下,我跟着自己的心走了,包括现在也是,我不怕在媒体面前说实话,你们对我的关注我接受,但我希望这是种平和的关注,有人说崇拜我,那太不好了,我不接受。
记者:照比同龄人,觉得自己的优势在哪?
杨艳艳:我从农村走出来,性格上还是挺朴实的,不会给别人使坏。我觉得自己适应能力比较强,性子直,人也简单。
记者:媒体的关注和授予的荣誉,会不会让自己得到了满足?
杨艳艳:我最害怕的就是不断的关注让我找不到原来的自己,我是一个普通人,我家不富裕,我能上大学坐在课堂里已经很幸福了。最开始,这些荣誉和关注让我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但现在我发现自己根本承受不起,大家给了我太多的关注,反而让我变得不自在,我很想告诉大家,我还是普通人。
“荣誉也好议论也好,我希望一切会淡下来”
艳艳说,去年来到沈阳是她第一次走出家乡的小地方来到了大城市,满眼的新鲜感和与同学们的差距曾让她一度感到自卑,但艳艳说自己心中充满骄傲,因为她做了一件使内心无限荣尚的事。
记者:是什么时候把这件事告诉父母的?
杨艳艳:是等到你们把我的照片见报后,我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其实我最想让姥姥和姥爷看看,让他们知道艳艳在沈阳做了件特别给他们争脸的事,他们一定很高兴。
记者:当时只有你一个人肯帮司机,有没有感到过无力?
杨艳艳:说实话,我以为会有很多人都围过来帮忙,但也正是别人下了车,才凸显了我。但我还是相信社会上好人多,肯关心帮助别人的人好多,只是他们少了我的虎劲。可能他们会有很多顾虑,很多担心,但帮助了人,我心里是踏实的。这几天我听到了许多声音,赞扬、质疑的都有,荣誉也好议论也好,我希望一切都会淡下来,我还是原来的杨艳艳,我是操心命,同学眼中的大虎妞!
本报记者 李萌 实习记者 战婉青
女司机家属给艳艳送锦旗
晨报讯(记者 李萌 实习记者 战婉青)昨日,被救的141路女公交司机的家属来到沈阳化工大学,向杨艳艳及其老师表示感谢,并赠予了一面锦旗。
从5日发生事故后,被扎伤的141路公交车司机赵秀飞还在七三九医院住院。医生表示赵秀飞的伤口恢复得很好,后期的愈合还要慢慢调养。
昨日,沈阳化工大学的办公室里,赵秀飞的姐姐再一次见到了杨艳艳,并送上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护送救人为重,女孩爱心飞扬”。艳艳接过锦旗后也忙询问赵秀飞的病情,在得知赵秀飞的伤口已开始愈合时,她也微笑地表示会抽时间去看望。
“拒绝冷漠 唤醒良知”
大学生周末来签名
晨报讯(实习记者 康晓潺)当身负重伤的女司机赵秀飞努力按开公交车门时,一些人选择了默默离开,沈阳化工大学的学生杨艳艳却毅然返回车内,扶起血泊中的司机。
对此,沈阳市青春志愿者协会的会长张志勇感触很深。他表示,大学生们不应该只专注在学校内学习课本里的知识,应该开始回馈社会,付出爱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因此张志勇携手本报开展“感动辽宁 拒绝冷漠 唤醒良知”主题活动,希望全市大学生能从自身做起,唤醒良知,互助互爱,乐于助人,为他人和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
借此,本报将于11月12日(本周六)在沈阳市各高校举办以“感动辽宁 拒绝冷漠 唤醒良知”为主题的大学生签名活动。
帮迷路大娘找家
三名的哥昨日受表彰
新闻回放:11月8日,80岁患有小脑萎缩的大娘自己出门打车去往住在铁西区兴工街的儿子家,但走到兴工街以后,大娘转向了……
的哥单随心不忍心将大娘丢下,便陪着大娘在兴工街附近绕了一圈又一圈。后来的哥金文平和纪勇赶来帮忙,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找到了大娘的亲人。
首次报道题目:《不忍丢下八旬迷路老人 的哥陪着转悠俩小时找家》
晨报讯(记者 李莹莹)昨日15时许,沈阳市交通局出租办对单随心、金文平和纪勇三位的哥“陪大娘找家”的助人为乐行为进行了表彰。对他们的先进事迹在全行业进行通报表扬,并授予一星级驾驶员荣誉称号。
沈阳市交通局出租办徐呈祥说:“驾驶员做好事,我们就会给予表彰,这样才能促进整个出租行业的文明服务。由于此三位驾驶员都还不是星级驾驶员,而根据规定,驾驶员评星级,首先必须经过一星,所以只能给他们先评上一星级驾驶员,以后如果表现突出,可以跳格直接升级至三星或者更高。”
获得这样的表扬,对三位的哥来说是莫大的鼓舞,他们纷纷表示:“以后一定会更多地去帮助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