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时公交线普遍亏损
8月1日开始,沈城有60条公交线路正式延时,最晚的线路延时至零点40分。截至8月10日,夜公交延时运营整整10天。
面对延时,享受到便利的市民纷纷鼓掌叫好;不过夜公交延时后的客流稀少,也令各公交运营企业忧心忡忡。
现场调查:
大公交跑一趟就载四人
10日20时15分,一辆标有“265路加车”字样的公交车,驶入“沈阳日报社”公交车站。此时车内乘客有26人。“这是延时后的首趟车,客量还能多点。”夜车司机尤师傅说。
自打8月1日起,因265路司机不够用,尤师傅就被从176路抽调来,一直开夜车,一晃已有10天。“头两天延时,车内根本没有几名乘客,几乎趟趟都是空车跑。这几天,客量才略有增多。”不过尤师傅粗略统计,这些日子以来,单程下来一趟最多也就能载40多人,而每天23时由丰乐二街驶出的末班车,多时也就三四名乘客,还有三天一名乘客也没有。对于客量寥寥的原因,265路章帅队长分析,这主要是因为该线路沿线并不经过商业区和繁华路段。
另外,249路也因其线路走向以及与其它线路重复并站较多等原因,导致客量不多。
成本计算:
客量寥寥不够成本费用
此次沈城60条公交线路大规模延时,给夜归人提供了方便,但是各条延时线路无形中增加了很多成本。
以265路为例,该线路为柴油车,百公里耗油约为31升,目前1升柴油的价格为7.22元,该线路单程为20公里。其他成本暂时忽略不算,仅是油钱单程跑一趟的费用约为45元,这也就是说,只有车上超过45人时才能收回油钱的成本。不过因为很多乘客都是刷卡,这意味着得载更多的乘客才行。
如果再加上驾驶员的工资、车辆磨损等各种费用,经过车队测算每公里的成本费用在5.6元左右,跑个单程的成本费用就为112元。夜车跑一趟客流最大时,也至少得赔67元,而末车赔钱金额会更多些。
相对265路客量“冷清”而言,有一些途经重要街路、繁华区段的线路受到乘客青睐,如214路、239路、224路等。虽然如此,来自康利公司的统计显示,239路共延时380分钟,增发的发班次多达24个,而延时以来该线路日均收入在800多元,这一费用也仅仅够上油钱。
交通部门:
调研后对线路适当调整
记者从市交通局公交处了解到,目前夜公交的客量不乐观。就拿8月1日延时首日来看,60条公交的客量仅有6000人次。不过目前夜公交刚刚试运营,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同时很多市民还不知道公交延时,也没形成习惯,时间长了客量应该会有改善。
市交通局将会对夜公交的运营情况观察20天,并对线路的运营情况进行调研,根据实际情况和市民的建议对延时方案进行调整。对客量大的线路还会考虑增加车次,加密车隔;而客量少的线路,将会拉长车隔,或缩短营运时间。
公交处杨学玉处长介绍,为了方便市民夜晚出行,交通局在8月起将60条线路大规模延时,这给公交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目前,摆在行业管理者面前最大的难题是如何能让公交车司机双班制推行下去,在减轻司机劳动强度的前提下,保持司机工资不变,从而使行业健康发展。
虽然沈阳市政府已明确沈阳公交的公益性质,并将加大对公交行业的补给力度,不断降低公交行业的劳动强度。不过双班制的推行,最关键的是要有足够的司机。目前已有部分离岗的公交司机重新回归到公交行业,像客运集团等企业还承诺,公交车司机每年增加一定的工资比例,三年内增长幅度不变等。
代表建议:
延时亏损政府应有补贴
对于沈城60条夜公交线路的开行,沈阳市人大代表周传淞表示,这是交通部门关心市民出行的很好举措。夜公交不仅能为夜间出行的市民提供应有的公共交通,也能促进沈城夜晚经济的繁荣发展,市民不用担心没有公交车回不了家。
不过在夜公交开行过程中,周传淞认为,相关部门还要进行仔细调研,对于市民需求大的线路一定要保留,而客量少的线路可取消。相比南方一些城市而言,沈城市民夜生活还不是很繁荣,客源还有待培育,而且夜公交开行之初也不见得会有经济效益。但是要是夜公交运营成熟后,将可逐步改变市民的出行习惯,所以夜公交线路最好能长期开行,不要因季节的变化调整过大,以免刚刚培育成熟的客源再度流失。
另外,政府也要舍得投入,对这些夜公交线路给予相应的补贴,保证公交企业不亏损,只有这样才会使沈阳夜公交长远健康发展。
市民建议:
夜公交票价可适当提高
其实,无论是从促进城市夜经济来说,还是从便民来说,大多数人都认为夜公交的开行是件好事。但是线路开行的亏损,也是不容回避的一个问题。昨天,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他们为夜公交开行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以供行业管理部门参考。
从市民出行习惯而言,夜间乘客数量肯定不会超过白天,但是驾驶员因为延时,劳动强度比白天加大。因此孙先生建议,可在晚上9点至午夜之间,略微提高收费标准,比如票价涨为2元钱。只要公交运行准点、车隔时间短,乘公交车比打车便宜很多,不会愁没有客源。
另外,市民张先生也给夜公交支招,夜公交运营可采用中巴式的小型车,同现在的大公交相比,小车不仅方便,而且也会节约很多成本。沈阳晚报记者 吴妍焱 摄影 李双琦